-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發輝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妊娠初期患痔瘡較為常見,主要與孕期激素變化、子宮壓迫、飲食不當、活動減少、排便習慣不佳有關。治療時需綜合考慮孕婦和胎兒安全。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10-10 17:52
1.疾病原理: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改變,使血管擴張,且子宮增大壓迫直腸,影響靜脈回流。加上飲食中膳食纖維不足、運動量少、排便不規律等,易引發痔瘡。
2.飲食調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避免辛辣、油膩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3.養成習慣:每天定時排便,排便時間不宜過長。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保持局部清潔。
4.適度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促進腸道蠕動。
5.藥物治療:若便秘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乳果糖口服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外用太寧栓。但用藥務必遵醫囑。
6.就醫建議: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前往二級及以上醫院的肛腸科或婦產科就診。
總之,妊娠初期患痔瘡不必過于緊張,通過合理的調理和治療,多可緩解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