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蘇玉萍 副主任醫師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理療科
-
腳踝腫脹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外傷、關節炎、心腎疾病、感染等。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冷敷或熱敷、抬高患肢、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休息:減少腳踝的活動,避免負重和長時間站立行走,讓受傷的組織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復。 2.冷敷或熱敷:在受傷后的 24 - 48 小時內進行冷敷,可減輕腫脹和疼痛;48 小時后若腫脹仍未消退,可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消腫。 3.抬高患肢: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水平,利用重力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4.藥物治療: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疼痛和炎癥;也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如活血止痛膠囊、跌打丸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5.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治療、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促進組織修復和消腫。 如果腳踝腫脹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疼痛加劇、活動受限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03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