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時肛門有脫出物不回縮,是痔瘡還是息肉?如何治?
我大便的時候肛門有脫出物并且不會自己縮回去,不疼也不會出血,看了醫生有人說是痔瘡的,也有說是息肉的,我到底是什么???我該怎么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堯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肛門有脫出物且不自行回縮,可能是痔瘡、息肉,也可能是直腸脫垂、肛乳頭肥大、肛管腫瘤等。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痔瘡:多因久坐、便秘等導致。表現為肛門腫物脫出,可有便血、疼痛。治療包括調整飲食、外用痔瘡膏(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坐浴,嚴重時手術。 2.息肉:通常無明顯癥狀,脫出時可見。一般通過腸鏡檢查確診,多需手術切除。 3.直腸脫垂:與盆底組織薄弱有關。輕者可手法復位,重者手術治療。 4.肛乳頭肥大:長期炎癥刺激所致。小的可觀察,大的需手術切除。 5.肛管腫瘤:較為少見,常有肛門墜脹、排便習慣改變等。需病理檢查確診,多手術治療,結合放化療。 肛門脫出物原因多樣,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肛門清潔,避免久蹲久坐,遵醫囑用藥。
2024-12-01 22:1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