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歲后又出現抽搐,約 1-2 月一次,咋回事?
出生時曾患蛛網膜下腔出血1-2歲時高熱抽搐,直至10歲沒在發作,近半年有抽搐現象,大約1-2個月一次,每次一分鐘左右,患者醒來自己沒感覺。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玉鋒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0 歲后再次出現抽搐,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癲癇、腦部結構性病變、代謝紊亂、感染、遺傳因素等。 1.癲癇:是常見原因之一。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抽搐發作。腦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常使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藥物。 2.腦部結構性病變:如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等,可壓迫或損傷腦組織引起抽搐。需通過頭顱 CT、MRI 等檢查明確。治療方法取決于病變性質和嚴重程度,可能包括手術、放療等。 3.代謝紊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鈉等代謝異常可影響神經功能,引發抽搐。通過血液生化檢查可確診,補充相應物質能緩解。 4.感染:顱內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炎癥刺激可導致抽搐。明確感染類型后,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曲松等治療。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異常,出現抽搐癥狀。基因檢測有助于診斷。 總之,出現頻繁抽搐應引起重視,盡快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2024-12-04 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