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伴尿蛋白及腹主動脈瘤未切除,如何用藥
高血壓造成尿液中有尿蛋白,另外還有腹主動脈瘤沒有切除,有什么降壓藥和關于治療尿蛋白的藥啊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藝紅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高血壓患者出現尿蛋白,同時存在未切除的腹主動脈瘤,治療用藥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控制血壓、減少尿蛋白、預防動脈瘤進展等。常見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能改善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和高濾過,減少尿蛋白,同時降低血壓。但可能引起干咳等不良反應。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像纈沙坦,作用機制與 ACEI 類似,能減少尿蛋白,且干咳發生率較低。 3.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壓,適用于合并冠心病等患者。 4.利尿劑:氫氯噻嗪通過排水排鈉降低血容量,發揮降壓作用,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電解質平衡。 5.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能降低心率和血壓,適用于心率較快的高血壓患者。 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血壓、腎功能等指標,遵醫囑調整用藥方案。同時,定期復查,評估腹主動脈瘤的情況。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
2024-12-05 13:0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是由于腹主動脈壁中層損傷,在管腔內高壓血流沖擊下而形成的局部或廣泛性的永久擴張。一般認為直徑超過3cm即可診斷為腹主動脈瘤。常見于高血壓患者。其直徑常大于7.5cm,可破裂出血(正常主動脈直徑為2~2.5cm)。本病是最常見的動脈瘤,發病年齡一般在50歲以后,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女性為4~7:1據報道,西方國家60歲以上人群本病發病率為2%~4%,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