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新華 副主任醫師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九五分院
三級乙等
燒傷整形科
-
大便后出現小疙瘩且疼痛,可能是痔瘡、肛周膿腫、肛裂、肛乳頭瘤、直腸息肉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1.痔瘡: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如果是內痔脫出,可先嘗試手法復位。藥物治療可選擇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栓、云南白藥痔瘡膏等,能起到消腫止痛、止血的作用。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2.肛周膿腫:多由細菌感染引起。早期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等。一旦形成膿腫,通常需要手術切開引流。 3.肛裂:排便時過度用力導致肛管皮膚裂傷。可通過坐浴保持局部清潔,外用硝酸甘油軟膏促進裂口愈合。 4.肛乳頭瘤:一般需要手術切除。 5.直腸息肉:較小的息肉可定期復查,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應手術切除。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久坐、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等。
2024-12-03 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