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面部燒傷后出現紅色、小泡及眼周腫脹,能否恢復如初取決于燒傷程度、治療及時性與規范性、個體恢復能力、后續護理以及有無并發癥等。 1.燒傷程度:輕度燒傷,如淺Ⅰ度和淺Ⅱ度,通常在規范治療和護理下可較好恢復;深度燒傷則可能遺留疤痕。 2.治療及時性與規范性:受傷后立即用冷水沖洗、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清創、用藥等處理。常用藥物有磺胺嘧啶銀乳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莫匹羅星軟膏等。治療規范能提高恢復效果。 3.個體恢復能力:年齡、身體狀況等會影響恢復。年輕人通常恢復較快。 4.后續護理:保持創面清潔,避免感染,注意防曬,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恢復。 5.有無并發癥:若出現感染等并發癥,會影響恢復效果。 總之,面部燒傷后的恢復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爭取更好的恢復效果。建議到正規醫院的燒傷科就診。
2024-12-04 2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