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男性頸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及必要性如何
男50歲MR診斷報告;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3/4,4/5,5/6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兩個月前、感覺部分手指麻、無力、小腿無力、醫院的醫生說要開刀、如果開刀會有多大風險、此病算是常病嗎、必須要開刀嗎、如果不開刀會怎么樣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媛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頸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柱疾病,可導致神經受壓癥狀。對于 50 歲男性患者,手術風險包括出血、感染、神經損傷等。是否手術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保守治療效果等。不開刀可能癥狀持續或加重。 1. 疾病原理:頸椎間盤突出是由于椎間盤退變、損傷等,髓核突出壓迫硬膜囊和神經根。 2. 手術風險: 出血:手術中可能損傷血管導致出血。 感染:術后傷口或深部組織感染。 神經損傷:可能誤傷神經,影響肢體功能。 硬膜撕裂:引起腦脊液漏。 頸椎穩定性下降:影響頸椎正常結構和功能。 3. 手術必要性: 癥狀嚴重:如肢體無力明顯,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保守治療無效:經過正規保守治療,癥狀無改善。 神經受壓進行性加重:通過檢查發現神經受壓情況惡化。 4.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牽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塞來昔布、甲鈷胺、甘露醇)等。 5. 不開刀的后果:癥狀可能逐漸加重,影響活動能力,甚至出現肌肉萎縮。 總之,對于該患者,應綜合多方面因素決定治療方案。建議在正規醫院,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權衡手術利弊,做出最適合的治療選擇。
2024-12-05 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