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邱金華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腦供血不足,臨床常見,癥狀多樣,可能源于多種因素,包括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動脈硬化、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此狀況下,大腦部分區域血流減少,引發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或中風。因此,識別并及時治療至關重要。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9-01-07 10:34
1.血管狹窄:動脈壁增厚或斑塊堆積導致血管腔變窄,血流受限。
2.血栓形成:血液凝固異常,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阻礙血液流通。
3.動脈硬化:血管壁硬化失去彈性,影響血液流動效率。
4.高血脂:血液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過高,增加血管堵塞風險。
5.高血壓:長期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損害血管壁,促進動脈硬化。
6.其他因素:糖尿病、吸煙、飲酒、肥胖等也可加劇腦供血不足。
針對腦供血不足,治療策略應綜合考慮病因。常用方法包括調整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藥物治療方面,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降壓藥、調脂藥等,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并發癥。必要時,介入治療或手術可能成為選擇。早期診斷和積極干預對于防止病情惡化至關重要。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潔 主治醫師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三級
口腔組織病理科
-
臨床常用于治療腦供血不足的藥物有:鈣通道阻滯劑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組胺類藥培他啶;血管擴張劑(如尼麥角林等);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劑(如藻酸雙酯鈉、阿司匹林等);中成藥(如銀杏葉、黃芪、川芎嗪等)。
2013-06-27 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