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歲女性患淋巴轉移性鱗癌,原病灶在哪及后續咋辦?
患者女,43歲,一直患有哮喘,常年吃偏方。 上年7月中旬發現左腋下有腫塊,8月初腫塊明顯變大。醫生建議進行切除,腫塊切除之后進行的病理顯示為淋巴轉移性鱗癌。 在醫院進行CT檢查,肝臟大小,形態正常,肝內密度均勻,未見局灶性密度異常。肝內血管走行正常,肝內外膽管無擴張。脾不大,脾內密度均勻,未見局部性密度異常。膽囊形態大小及密度未見異常,膽囊壁不厚。胰腺大小形態及密度未見異常。雙腎脾臟大小及形態正常,左腎見多發類圓形低密度影,邊緣尚清,腎周脂肪囊清楚,腎旁結構未見明顯異常。腸道未見明顯大的腫塊影,腸壁未見明顯增厚,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無增厚,子宮附件區未見明顯占位性病變,增強掃描:肝,脾,胰腺未見明顯異常強化,左腎病灶未見明顯強化,邊緣更清。腹腔及腹膜后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影,未見腹水征。印象:左腎多發小囊腫 做了PET-CT未見異常 想請問下醫生:1!原病灶究竟在哪? 2下一步應該怎么辦?可否中醫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淋巴轉移性鱗癌患者原發病灶的查找較為復雜,可能涉及多個部位。后續治療需綜合多種因素,包括病情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意愿等。常見的處理方法有進一步檢查、制定治療方案、定期復查、加強營養支持和心理調適等。 1. 進一步檢查:可進行全身的 PET-CT 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胃鏡、腸鏡等,以查找可能的原發病灶。 2. 治療方案制定: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能選擇化療、放療、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等。例如,常用的化療藥物有順鉑、紫杉醇、吉西他濱等。 3. 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包括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4. 營養支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增強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耐受性。 5. 心理調適: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對康復有重要意義。 總之,對于該患者,需要多學科協作,全面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并密切隨訪,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2-05 0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