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反復發熱且出現新腫塊,原因及應對方法?
患者因“盆腔包塊”于2009年4月24日在湖北荊州醫院行剖腹探查術,術后見子宮較小,右卵巢增大5x6x7 cm囊實性節狀,右輸卵管傘端有菜花狀贅生物,灰白質脆。左輸卵管與卵巢融為一體約10x12x10cm囊實性腫塊,內為灰白組織及陳舊性血塊,乙狀結腸及左附件及盆壁粘連,左側宮旁組織增厚,大網膜下緣質厚,形成5x6x6cm硬塊,盆腔內有棕黃色液體約20ml,腹腔淋巴節有腫塊,肝脾胃橫隔,腸管表面無明顯轉移灶. 行“子宮 雙附件 大網膜 右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后腹腔化療80mg順鉑,術后病檢:“左側卵巢癌肉瘤,右卵巢乳頭狀漿液囊腺癌”行PC方案治療一療程。在荊州醫院做化療后轉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會診:于09年6月5號--09年6月7號行TP方案第2療程,劑量:力樸素Σ270mg x164.6mg/㎡.卡鉑∑530mgx322 mg/㎡,化療反應輕,復查CEA、CA125、AEP正常。會診結果: 1.(右)卵巢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中分化)C期級 2.(左)卵巢高度惡性腫瘤,AFP(-),ER(-),PR(-),CD30(-),PCK( )考慮低分化漿液性癌伴有變異性改變(如微囊腔結構,玻璃樣小體,似合體滋養細胞的多核細胞及卵黃囊瘤樣網關結構等) PC方案用藥(空腹體重63.5,身高159,卡鉑用量400 mg,均量243.9 mg/㎡(9/5.10/5各200 mg)環磷酰胺1400 mg,均量853.65 mg/㎡. 09年7月2號TP方案第二療程化療,力樸素∑270mgx164.6mg/㎡,卡鉑∑530mgx322 mg/㎡. 1Q肺未見異常,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 7月26日-7月31日第三次行TP方案,9月1日-9月3日和10月6日-10月8日繼續行TP方案。于11/11全麻,行卵巢復發腫瘤細胞減瘤術,小腸病灶切除術+小腸吻合術。術后病檢: 1.(右下腹壁)轉移性低分化性癌,與其包塊相連之小腸未見轉移。 2.(回盲部結節)系2/2枚淋巴結轉移性低分化腺癌。 3.全包制片,鏡下見低分化腺癌病變。于11月24日-11月27日化療。采用艾力 奧先達 艾力∑260mgx164mg/㎡,奧先達∑100mgx63.2mg/㎡。化療反應輕。后轉院,于12月24日腹腔化療 DDP(順鉑)140mg,5-Fu 1.0 。患者食欲不振,嘔吐。 1月12日化療(靜脈注射) 多西他賽120mg 奈達鉑110mg 2月5日化療用藥和1月相同 2010年3月3日 右側骼血管后方實質性腫塊6.13x7cm 肝上沒有問題 肺部有陰影化療(靜脈注射)力撲素240mg 化療后的第三天就開始發燒 燒到39.4打了5天的加替沙星就好了 因為當時血項特別高 人也沒感冒的癥狀 所以醫生也只是懷疑到底是感染還是腫瘤發熱 4月9號做了血項檢查血沉結果是145,結核抗體是陰性,白細胞數目是10.10(偏高);中性粒細胞數目8.02(偏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9.3(偏高);淋巴細胞百分比12.7(偏低);紅細胞數目2.63(偏低);血紅蛋白77(偏低);紅細胞壓積26.4(偏低);血小板數目338(偏高);血小板壓積0.352(偏高)。其他正常。兩肺部紋理增多,模糊,稍有紊亂,肺內未見明顯實質性病灶,心膈未見異常。檢查印象:支氣管炎性改變。 體溫37.8-38.5,通常是中午11點-下午6點,時發燒時不發燒。用的藥是注射用頭孢唑肟鈉,肌苷,果糖,克林 每天下午都會發燒,38.2左右,過了時間段就好了??是腫瘤發熱還是炎癥感染??有沒有辦法可以治療發燒啊? 現在右大腿與腹部連接處也長了個小包包,醫生說可以摸到.暫時不知道這個包包是惡性還是良性,但是現在越來越疼了.連走路都疼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卵巢癌患者出現反復發熱及新腫塊的情況較為復雜,可能與腫瘤本身、感染、藥物反應、免疫功能異常、其他并發疾病等有關。 1.腫瘤本身:腫瘤細胞的生長和代謝會產生內源性致熱原,導致發熱。對于腫瘤進展引起的發熱,治療重點在于控制腫瘤,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常用的化療藥物有紫杉醇、順鉑、卡鉑等。 2.感染:患者術后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藥物。 3.藥物反應:某些化療藥物可能引起發熱,如多西他賽。這種情況通常在停藥后會逐漸緩解。 4.免疫功能異常:腫瘤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失衡,引起發熱。可通過調節免疫功能來改善,如使用免疫調節劑。 5.其他并發疾病:如支氣管炎等,也可能導致發熱。治療需針對具體疾病,如使用止咳祛痰藥等。 對于該患者,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可能因素,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以明確發熱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對于新出現的腫塊,應進一步檢查確定性質,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05 1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