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春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睪丸旁出現腫物,可能由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睪丸鞘膜積液、睪丸腫瘤、附睪結核等引起。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3-05-29 14:49
1.附睪炎:附睪發生炎癥,可導致附睪腫大,觸摸時有疼痛。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致病菌有大腸桿菌等。治療常使用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精索靜脈曲張:精索內靜脈回流障礙,可在睪丸旁形成迂曲的腫物。長期站立、遺傳等因素可能誘發。輕度可保守治療,嚴重時需手術。
3.睪丸鞘膜積液:鞘膜腔內液體積聚,形成腫物。多為先天性因素。積液量少可觀察,量大則需手術。
4.睪丸腫瘤:多為無痛性腫物,質地硬。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治療常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5.附睪結核:由結核菌感染導致,可有低熱、盜汗等癥狀。治療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結核藥物。
睪丸旁出現腫物的原因多樣,若發現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