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超及血液指標異常伴相關癥狀如何診斷治療?
2011.11.9日查: B超:肝實質回聲增粗增強,肝右前葉探及一稍低回聲團,大小約0.9?0.7cm,形態規則,邊界可見,內回聲稍低不均勻,門靜脈主干不擴張,內徑約1.0cm. 超聲診斷提示 1,胃炎 2,結石性膽囊炎(大小約1.2cm)3,肝臟彌漫性改變(考慮為慢性肝炎)4,肝右前葉稍低回聲團(性質請結合臨床)? 血液指標:2011.10.12.查:AFP 10.07 參考值0-5.8IU/ml CEA 4.39 參考值0-3.4 ng/ml CA199 77.38 參考值<27U/ml 2011.11.9.查:ALT260 AST217 ALP187 rGT102 tb-il13.3 db-il4.7 TP70 ALB40 A/G1.33 ? Q其余癥狀:小便濃茶色月余,后背間或不明顯隱痛,右肋下夜里有時間或不明顯隱痛。從今年4月中旬至8月右后肋京門穴那個位置脹痛,查B超未發現什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施旭東 副主任技師
南京市胸科醫院
三級甲等
檢驗科
-
患者 B 超顯示肝實質回聲增粗增強、肝右前葉稍低回聲團等,血液指標中部分腫瘤標志物及肝功能指標異常,并有小便和身體隱痛癥狀。需綜合判斷,可能是慢性肝炎、膽囊炎、肝臟占位性病變等,治療應因病而異。 1. 慢性肝炎:是肝臟的慢性炎癥,可能由病毒感染、長期飲酒、藥物等引起。可導致肝細胞損傷,出現肝功能異常。治療包括抗病毒(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保肝(如復方甘草酸苷、水飛薊素)等。 2. 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內形成結石,刺激膽囊壁引發炎癥。癥狀包括右上腹疼痛等。治療有藥物(如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和手術(膽囊切除術)。 3. 肝臟占位性病變:需明確性質,可能是良性腫瘤(如肝血管瘤)或惡性腫瘤(如肝癌)。進一步檢查如增強 CT 等有助于診斷。 4. 腫瘤標志物升高:AFP、CEA、CA199 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腫瘤,但需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5. 癥狀處理:小便濃茶色可能與膽紅素代謝異常有關,隱痛可能是炎癥刺激。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 患者情況較為復雜,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要注意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
2024-12-04 1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