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以及膽囊結石的形成可能與膽汁成分異常、膽道感染、膽道結構異常等因素有關。這類結石可能引發腹部疼痛、黃疸、發熱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引起膽管炎或胰腺炎。面對這些狀況,及時就醫至關重要,以避免并發癥的發生。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2-12-26 11:11
1.病因解析:膽汁中膽固醇、膽鹽比例失衡,膽道細菌感染,膽道狹窄或膽道寄生蟲感染,遺傳因素,長期膽汁淤積等均可導致結石形成。
2.診斷手段:超聲檢查、CT掃描、MRI、ERCP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評估結石大小、位置及膽道結構。
3.保守治療:對于無癥狀的小結石,可采用低脂飲食、增加運動等方式控制,定期復查監測結石變化。
4.藥物治療:熊去氧膽酸等溶石藥物可能有助于溶解膽固醇結石,但對于鈣化結石效果有限。
5.手術干預:內鏡下括約肌切開取石術(EST)、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開放手術等,適用于有癥狀或并發癥的結石患者。
針對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應根據結石大小、位置及患者癥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合理的保守治療或手術干預,定期復查,以預防并發癥,保障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