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鳴鏑 副主任醫師
諸暨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腦病科
-
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陽性,可能提示患有乙肝小三陽。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反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抗病毒治療、保肝治療、免疫調節治療等。 1. 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肝細胞,導致肝細胞損傷。 2. 免疫反應:機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感染病毒的肝細胞,引發炎癥。 3.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影響個體對乙肝病毒的易感性和疾病進展。 4. 環境因素:如長期飲酒、接觸有毒物質等,可能加重肝臟損傷。 5. 治療方法: 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有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等,抑制病毒復制。 保肝治療:如水飛薊賓、多烯磷脂酰膽堿等,保護肝細胞。 免疫調節治療:如胸腺肽等,調節免疫功能。 總之,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陽性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如肝功能、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臟超聲等,以明確病情,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飲酒,定期復查。
2024-12-04 17: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明 主任醫師
奉化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泌尿外科
-
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陽性,可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階段,如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乙肝等。具體情況需結合肝功能、乙肝病毒 DNA 定量等檢查綜合判斷。 1. 乙肝病毒攜帶者:此時患者肝功能正常,肝臟無明顯炎癥和纖維化,一般無需特殊治療,但需定期復查。 2. 慢性乙肝輕度:肝功能輕度異常,可能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可先觀察或使用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等。 3. 慢性乙肝中度:肝功能明顯異常,癥狀加重,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分散片、替諾福韋酯片等。 4. 慢性乙肝重度:肝臟損傷嚴重,可能出現黃疸、腹水等,治療包括抗病毒、保肝、對癥支持等。 5. 隱匿性乙肝:病毒量低,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也需定期監測。 總之,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陽性只是一個初步的檢查結果,要明確病情和制定治療方案,還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4-12-05 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