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歲女性低白蛋白伴多種癥狀應如何診治
低白蛋白與腎病
血液中低白蛋白,22g左右,輸入6次人血白蛋白后,升到25g以上,24小時尿液中最開始含11g白蛋白,輸白蛋白后降至6g左右,開始是臉和腿浮腫,現在臉和腿部浮腫,發現腹部有積液。因血壓高(收縮壓200多)引起小腦出血而入住二甲醫院,二甲醫院因條件有限,建議看三甲醫院的腎病專科
在二甲醫院做過餓血檢查,說肝功和腎功正常,五臟作過B超檢查,腹部有積液,胸腔作CT有少量積液,心臟作B超無積液,治療方面輸入過6次10ml的人血白蛋白,從餓血檢查和24小時尿液檢查,白蛋白有升高,尿液中蛋白有減少,之后因不清楚根源,所以沒有繼續輸入人血白蛋白
此情況是不是看腎病專科?情況算不算危急?因為大醫院掛號很難,擔心耽誤病情,可能是什么腎病?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白燕 副主任醫師
崇州市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腫瘤科
-
62 歲女性出現低白蛋白、臉腿浮腫、腹部積液等癥狀,曾在二甲醫院治療,效果有限。可能的病因包括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營養不良、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 腎臟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可導致蛋白大量丟失,引起低蛋白血癥和浮腫。治療可能包括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藥物,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 2. 肝臟疾病: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可能影響蛋白合成,導致低蛋白。治療需針對病因,如抗病毒、保肝等,必要時補充白蛋白。 3. 營養不良: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會使蛋白合成原料缺乏。改善營養狀況,增加優質蛋白攝入是關鍵。 4. 免疫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可損傷腎臟等器官,導致蛋白異常。治療常使用免疫調節劑(如羥氯喹)。 5. 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和蛋白代謝。治療包括改善心功能,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等。 患者情況較為復雜,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以明確病因,建議盡快前往三甲醫院腎病專科就診,以便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
2024-12-04 11: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廣林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泌尿外科
-
62 歲女性患者出現低白蛋白血癥,伴有臉腿浮腫、腹部積液等癥狀,經治療有一定改善但未明確病因。這種情況應就診腎病專科。病情較為危急,可能是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等。 1. 腎小球腎炎:多由感染等誘發,免疫復合物沉積損傷腎小球,導致蛋白漏出。治療包括控制感染、利尿消腫、降壓等,常用藥物如氫氯噻嗪、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2. 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等為主要表現。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潑尼松)、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等。 3. 糖尿病腎病:長期糖尿病損傷腎臟。控制血糖至關重要,藥物如二甲雙胍、胰島素等,同時可使用沙坦類或普利類降壓藥減少尿蛋白。 4. 狼瘡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腎臟。需使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治療。 5. 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骨髓瘤細胞分泌異常蛋白損傷腎臟。治療包括化療(如硼替佐米)及對癥處理。 患者目前病情危急,建議盡快前往三甲醫院的腎病專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05 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