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維樞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一些非常規的檢測方法,也許能更早發現隱藏的心臟危險。近日,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顯示,許多人在接受常規檢查時,被判斷為心腦血管病的低危人群,然而測量踝關節處血壓卻能發現異常,即屬于“高?!比巳骸?
2024-12-04 12:21
該研究領導者、布朗大學診斷影像學教授蒂莫西·墨菲指出,常規心腦血管疾病篩查包括膽固醇、血壓和血糖等,在那些突發心腦血管病或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中,只有20%的人接受上述篩查可以發現異常。
“如果排除掉既往有心臟病突發或中風病史的患者,有很大一群人似乎和心腦血管病不沾邊。然而,2/3的心臟病突發和心臟性猝死,就發生在這些人中間。”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9年—2004年“全美健康和營養考察”項目的6200多例數據,確認了3個非常規的心腦血管病預警信號,包括異常踝臂指數(ABI,測量踝動脈與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以及C—反應蛋白水平高。
研究結果顯示,按照常規檢查,有91%的人屬于低或中等心腦血管風險,然而45%的人至少有一種非常規因素。如3.7%的人ABI低,這說明血液在下肢流動較弱;超過17%的人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這是導致斑塊的主要蛋白質;另有37.9%的人C—反應蛋白水平高?!斑@3個因素都能說明心臟病風險和心臟性猝死的幾率高,應該納入標準化篩查之中。尤其是ABI,應成為必查項目之一?!?br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指出,ABI主要用于檢測下肢外周動脈疾病,近年發現,ABI是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是總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強預測因子。它不僅可以診斷下肢外周動脈疾病,還可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分級。一般,ABI≤0.9就屬于高危險性。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李小鷹教授對《生命時報》記者說,70歲以上每年都要查ABI,合并動脈硬化危險因素的人,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者父母早發冠心?。ǜ赣H在50歲之前、母親在55歲之前患冠心病),過了50歲也要檢測。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測量腳踝血壓在一定程度上對預測心臟病有幫助,其原理涉及血壓變化、血管狀況、心血管風險因素、血流動力學以及整體心血管健康等。 1. 血壓變化:腳踝血壓與上臂血壓的差值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差值過大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2. 血管狀況:通過腳踝血壓可了解下肢血管的彈性和通暢情況,血管硬化或狹窄會影響血壓測量結果,增加心臟病風險。 3. 心血管風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腳踝血壓異常可能預示著心血管系統的損害。 4. 血流動力學:能反映心臟泵血功能和血液循環狀態,異常的腳踝血壓可能暗示心臟負荷過重。 5. 整體心血管健康:綜合評估身體的心血管健康狀況,為心臟病的早期預測提供參考。 總之,腳踝血壓測量雖不是預測心臟病的唯一指標,但結合其他檢查和臨床表現,可為心臟病的早期發現和預防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2024-12-04 12: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測量腳踝血壓對預測心臟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涉及血壓差值、血管狀況、整體心血管風險、相關疾病關聯以及檢測技術準確性等方面。 1.血壓差值:腳踝血壓與上臂血壓的差值能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差值過大可能提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2.血管狀況:通過腳踝血壓可了解下肢血管的彈性和通暢情況,血管硬化或狹窄與心臟病發生相關。 3.整體心血管風險:結合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吸煙等,能更全面評估心臟病風險。 4.相關疾病關聯:腳踝血壓異常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有關,這些疾病也是心臟病的高危因素。 5.檢測技術準確性:準確測量腳踝血壓需要專業設備和操作,技術誤差可能影響預測結果。 總之,腳踝血壓可作為預測心臟病的輔助手段之一,但不能僅依靠這一指標,還需綜合多種檢查和因素來評估心臟病風險。
2024-12-04 1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