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即問即答 > 內科 > 神經內科 > 病人患病后...
            快速提問

            即問即答

            首頁 找問題 找醫生 專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熱點 查疾用藥 健康百問 找名醫看診 預約掛號

            病人患病后常見的心理活動有哪些

            小兒麻痹癥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應,概括起來,病人易于產生如下各種心理活動。

              一、抑郁

               抑郁是一種悶悶不樂、憂愁壓抑的消極心情,它主要是由現實喪失或預期喪失引起的。因為疾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隨著喪失,所以多數病人都會產生輕重不同的抑郁情緒。

            不過,病人抑郁情緒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有的故作姿態、極力掩飾;有的少言寡語,對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有的飲泣不語或哭叫連天;還有的自暴自棄,放棄治療,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嚴重的抑郁又往往導致失助感和絕望情緒。這是一種無路可走、無可奈何、悲憤自憐的情緒狀態,多發生在患有預后不良或面臨生命危險的病人身上。Seligman認為,當一個人對情境失去了控制力,并深知無力改變它的時候,就會產生無助感和絕望情緒。這種情緒狀態多數是不穩定的,因而只要病情略見好轉,或外界環境稍加改善就能煙消云散。不過,這種情緒狀態在少數人身上也可以持續存在,直接影響對疾病的治療,有的還可誘發繼發性疾病。

              二、焦慮

              任何人在一生當中都難免因故焦慮。病人患病,當然更避免不了焦慮情緒。焦慮乃是一個人感受到威脅而產生的恐懼和憂郁。這種威脅主要分兩大類:一是軀體的完整性受到威脅,一是個性受到威脅。對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脅往往是統一的,而且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病人在生理與心理再度達到安全穩定為止。

              引起病人焦慮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初期對病因及疾病轉歸,尤其是預后不明確,可導致與疾病無關的焦慮,或是對病因、疾病轉歸和預后過分擔憂。這時,如果醫生、護士不及時向病人講清楚,就會出現夸大病情嚴重性的傾向。正如Fletcher講的:“無可奉告,并非好事,它會誘發病人的恐懼。”某些病人對帶有機體威脅性的檢查和治療,對諸如癌癥等預后不良的疾病均可引起強烈的焦慮反應。例如,準備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入院之后就盼盡快手術,一旦通知他明天作手術,他反而焦慮恐慌起來。在對住院病人的一次調查中發現,多數病人進入醫院有焦慮反應,他們看到重病人的情況,聽到病友的介紹,看到為搶救危重病人而來回奔忙的醫生護士,不禁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恐怖感,好像自己也面臨巨大的威脅,因而產生焦慮。他們希望對疾病做深入的調查,但又怕出現可怕的后果;他們反復詢問病情,但又對診斷結果半信半疑,憂心忡忡,也可以產生焦慮。總之,病人生了病,是樁不愉快的情緒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會事事處處不順眼,總感到心煩意亂,基于這種心境,就容易出現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反應。在男性多表現為為一點小事吵吵嚷嚷,在女性則多表現為抑郁哭泣。尤其,當遇到病情有變化,或做特殊檢查,或準備手術時,情緒更易激惹,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動輒生氣,甚至任性。也有的會出現一些反常行為,如有的人突然梳洗打扮、理發刮臉,有的揮筆大量寫信,有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東西來,也有的長時間向窗外眺望,還有的蒙頭大睡等。

              完全消除病人的焦慮是不容易的,何況輕度的焦慮狀態對治療疾病還有益處。但是,醫生與護士對極端焦慮和長期處在焦慮之中的病人要格外重視,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以免妨礙對疾病的治療和誘發其它疾病。

              三、懷疑

              病人的懷疑大都是一種自我消極暗示,由于缺乏根據,常影響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判斷。患病后常變得異常敏感,聽到別人低聲細語,就以為是在說自己的病情嚴重或無法救治。對別人的好言相勸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慮重重,擔心誤診,怕吃錯了藥、打錯了針。有的憑自己一知半解的醫學和藥理知識,推斷藥物,推斷預后。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擔心偶爾的醫療差錯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身體某部位稍有異常感覺,便亂作猜測。如果嚴重偏執,甚至出現病理性的妄想。

              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學的生理、藥理知識,往往以封建迷信來理解自己生理機能的不正常現象。當病程和他自己預想的不一致時,便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終日。


              醫護人員需在和病人交談中,或從其病友的反映中發現病人的種種疑慮,努力予以解決。給藥打針時,在病人面前要表現出嚴謹的態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醫護人員之間在病人面前交談,盡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減少病人的猜疑。對那些醫學知識一知半解的病人更要作耐心的講解,并要勸告那些對醫學似懂非懂的親友不要在病人面前亂作解釋。


              四、孤獨感

              病人住院后,離開了家庭和工作單位,周圍接觸的都是陌生人。醫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時和病人說幾句話,護士定時打針送藥,交談機會也較少。這樣,病人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因此,在他們住進病室的第一天時常有度日如年之感。他們希望盡快熟悉環境,希望盡快結識病友,還希望親友的陪伴。長期住院的病人由于感到生活無聊,乏味,希望病友之間多交談,希望有適當的文化娛樂活動以活躍病房生活。

              有的病人夜間不易入睡,煩躁不安,有的起來踱步,有的多次按信號燈借故與值班人員說幾句話。醫護人員應當理解病人孤單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使他安靜入睡。

              社會信息剝奪和對親人依戀的需要不能滿足是病人產生孤獨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設備和管理水平允許的條件下,應當允許親友經常探視或晝夜陪護。

              五、被動依賴

              病人進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產生一種被動依賴的心理狀態。這是因為,一個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會受到家人和周圍同志的關心照顧,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單位地位不高的成員,現在也突然升為被人關照的中心。同時,通過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變得軟綿綿的不象以往那樣生氣勃勃,變得被動、順從、嬌嗔、依賴,變得情感脆弱甚至帶點幼稚的色彩。只要親人在場,本來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讓別人做;本來能吃下去的東西幾經勸說也吃不下去;一向意志獨立性很強的人變得沒有主見;一向自負好勝的人變得沒有信心;即使做慣了領導工作和處于支配地位的人,現在對醫務人員的囑咐也百依百順。這時他們的愛和歸屬感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親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溫暖,否則就會感到孤獨、自憐。

              堅強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斗爭的重要因素之一。醫護人員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醫院、醫務工作者是可以信賴的,另一方面也要幫助病人提高戰勝疾病的主觀能動性。否則,一旦他們覺得失去同情,得不到足夠的照顧時,就會變得心情沮喪,以至加重病情。


              當前護理學新的理論觀點認為,病人患病后所產生的被動依賴心理對疾病是不利的,故提出“健康自控”說,主張發揮病人在病程轉歸當中的積極主動性。他們認為,醫院都喜歡病人照醫囑辦事,唯命是從,并以為這就是好病人,而堅持“自理權”者往往受批評。實際上,后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復快、效果好。因此,他們主張不應遷就姑息病人的依賴心理,而應盡量鼓舞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自理。

              六、否認

              在臨床上還可以看到有的病人懷疑或否認自己患病。尤其是對癌瘤等預后不痕的疾病,否認心理更為常見。例如,有位主任醫師,明知自己患有癌癥,卻矢口否認,當她看到病歷上寫的診斷時,還說經治醫生寫錯了。有的醫護人員對這種現象感到不可思議,實際上這正是某些病人應付危害情境的一種自我防衛方式。大量研究證明,一定程度的否認,對緩解心理應激是可取的。否認猶如瞳孔對光的反射,一旦遇到外界的強光刺激,瞳孔就自行收縮,以此來防視網膜免受過分的刺激。病人的否認也有類似作用,當難以承受的惡劣病情襲來時,自我否認可以避免過分的焦慮與恐懼。嚴重燒傷病人,急性小兒麻痹病人以及癌癥病人易于出現否認反應。在一項對冠心病病人的研究中,發現有明顯的否認反應者,死亡率較無此反應者要低(Hackett等,1968)

              否認雖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在許多情況下又起貽誤病情的消極作用。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卻矢口否認,拒絕治療,半年時間就因腦轉移而死亡。有人對乳腺癌的女患者進行調查,發現那些延誤診治的人,大都是帶有否認傾向的人。

              七、同情相憐

              人都有同情心、憐憫心和親和的需要。國外有位心理學家以女大學生做被試,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發現人越在危難之時,具有共同命運的人親和力越強。這一實驗結果也可以在病人身上得到驗證。醫務人員都能看到,病人一旦住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認識和相互理解。他們很容易團結,而且這種團結大都不講究職位高低、年齡大小等,只要是病人,就能一律平等、推心置腹,無話不談。他們關心病友的病情變化,樂于向醫務人員介紹病友的痛苦癥狀,并樂于幫助病友克服困難。例如,有位年過花甲的老教授,因冠心病住進了一個有七位病友的病室。其中有工人、農民、干部,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僅有21歲,他們很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當一個病友出院,他們都依依惜別,相互囑咐、安慰并留下地址,愿保持永久聯系。病友之間這種相互憐憫與親和,可以免除大家的孤獨感,增強安全感,還有助于活躍病房空氣,調節病人心境,對治療疾病無疑是有益的。但是,這種同病相憐有時也起消極作用。例如,一個病友的病情惡化了,全病室立即變得死寂可怕,人人心頭上籠罩著一片烏云。一旦有的病友因搶救無效而去世,他們就更加恐怖和傷感。另外,病友之間的消極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王雪莉 副主任醫師

              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產科

              病人患病后常見的心理活動包括抑郁、焦慮、懷疑、孤獨感、被動依賴、否認和同情相憐等。 1.抑郁:是一種消極心情,由現實或預期喪失引起。表現多樣,嚴重者可能出現失助感和絕望情緒。 2.焦慮:因感受到威脅產生,威脅包括軀體和個性方面。引起因素眾多,如對病情不明確、面臨有威脅的檢查和治療等。 3.懷疑:多為自我消極暗示,影響判斷,可能擔心誤診、藥物副作用等,嚴重時甚至出現病理性妄想。 4.孤獨感:住院后環境改變,與外界交流減少,易產生孤獨感,希望結識病友、親友陪伴和豐富的病房生活。 5.被動依賴:進入病人角色后常出現,表現為順從、依賴等,需要醫護人員幫助提高其主觀能動性。 6.否認:是應對危害情境的自我防衛方式,一定程度有益,但也可能貽誤病情。 7.同情相憐:病人間易產生,有助于調節心境,但病友病情惡化時也可能帶來消極影響。 了解病人患病后的這些心理活動,有助于醫護人員更好地給予關懷和治療,促進病人康復。

              2024-12-02 18:07
            就醫問藥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麻痹癥?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 以下簡稱polio)又名小兒麻痹癥,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5歲小兒,尤其是嬰幼兒。病毒侵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造成弛緩性肌肉麻痹,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癱瘓出現,嚴重者累及生命中樞而死亡;大部分病例可治愈,僅小部分留下癱瘓后遺癥。 查看全文»

            小兒咳嗽 骨質疏松
            推薦醫生 更多»
            • 賴永洪

              主任醫師 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擅長: 小兒血液病,新生兒疾病和兒童保健 詳情»

            • 劉雪芹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擅長:兒童心血管疾病、小兒內科常見病。對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 詳情»

            • 陳運彬

              主任醫師 教授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擅長:重癥兒童、新生兒搶救和處理,兒童呼吸、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兒 詳情»

            推薦用藥 更多»
            氫溴酸二氫加蘭他敏注射液

            療效:脊髓灰白質炎后遺癥伴弛緩性偏...

            地巴唑片

            療效:輕度高血壓、腦血管痙攣、胃腸...

            專家咨詢 更多>
            洪紹蒙

            洪紹蒙 / 主任醫師

            擅長:主攻專業是神經內科和心血管內科。擅長腦萎縮、共濟失調、腦癱、腦發育不全、精神發育遲滯、腦出血、腦梗塞、偏癱、腦外傷綜合征、腦炎后遺癥、腦白質病變、癲癇、多發性硬化、脊髓損傷、脊髓空洞癥、視神經萎縮、重癥肌無力、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周圍神經損傷、運動神經元病、帕金森病等神經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預約掛號
            蘇鎮培

            蘇鎮培 / 主任醫師

            擅長:帕金森 三叉神經痛 頭暈頭痛 癲癇 腦癱  面癱 腦梗 腦梗后遺癥  腦萎縮   腦損傷后遺癥 脊髓炎  脊髓空洞  手抖

            預約掛號
            張雙國

            張雙國 / 副主任醫師

            擅長:癲癇綜合征、原發性癲癇、難治性癲癇、焦慮抑郁癥、脊髓損傷、睡眠障礙、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對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危重病具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能力。。

            預約掛號
            醫院問答 更多>
            為什么龜頭有點癢

            為什么龜頭有點癢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為什么陰莖向下彎曲

            為什么陰莖向下彎曲

            衡水男科醫院 2023-12-17
            夜尿頻多是什么原因導致

            夜尿頻多是什么原因導致

            包頭世紀泌尿專科醫院 2023-12-18
            我爸煙齡30年,酒齡8年

            我爸煙齡30年,酒齡8年

            平頂山兒科醫院 2024-01-24
            腦缺氧會嗜睡嗎?

            腦缺氧會嗜睡嗎?

            內蒙古精神病醫院 2024-01-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上原亚衣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