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曉蕊 副主任醫師
南寧眼科醫院
癲癇
-
癲癇不屬于精神病。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表現為突然發作的抽搐、意識喪失等。精神病則主要涉及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的障礙。癲癇的發病機制、癥狀表現、治療方法等都與精神病有明顯區別。 1. 發病機制: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而精神病多與遺傳、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 2. 癥狀表現:癲癇發作常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單純部分性發作等。精神病則可能有幻覺、妄想、情感紊亂等。 3. 診斷方法:癲癇通過腦電圖、頭顱 CT 或 MRI 等檢查輔助診斷。精神病的診斷依靠精神檢查、心理測評等。 4. 治療方式:癲癇主要使用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精神病常采用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利培酮等,或心理治療。 5. 預后情況:多數癲癇患者經規范治療可控制發作。精神病的預后因病情和治療情況而異。 總之,癲癇和精神病是兩類不同的疾病,診斷和治療都需依據各自的特點進行。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12-04 11: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癲癇不屬于精神病。癲癇是一種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的短暫性腦功能障礙疾病,而精神病主要涉及思維、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異常。癲癇的發病機制復雜,包括遺傳、腦部損傷、感染等。治療方法多樣,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發病機制:遺傳因素在癲癇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某些基因突變可導致神經元興奮性增加。腦部損傷如顱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引發癲癇。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炎癥可破壞腦組織,引起癲癇發作。 2.癥狀表現:患者可能突然意識喪失、肢體抽搐、口吐白沫、牙關緊閉等,也有些表現為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等。 3.診斷方法:腦電圖是診斷癲癇的重要手段,可記錄大腦的電活動。頭顱 CT、MRI 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查找病因。 4.治療藥物:常見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5.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癲癇灶切除術。 總之,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雖癥狀可能令人困擾,但通過規范治療,多數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颊邞獦淞⑿判模e極配合治療。
2024-12-04 13: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承昊
山西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整畸科
-
這不屬于精神病。癲癇系一慢性疾病,控制不好,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對患者的身體,精神,婚姻,經濟,社會地位以及家庭等均造成影響。為此,不少癲癇患者對能否治好這個病持悲觀態度。必須指出,大多數癲癇的愈后較好,當然也有少數癲癇難以控制,愈后不理想。據調查,約1/3的癲癇病人,因為發作只有少數幾次,且程度較輕,他們未經任何治療,也可自行緩解而無需治療.而需治療者只要恰當而充分地運用抗癲癇治療,其中60%~80%都能獲得佳效.英國對癲癇病人的愈后進行系統的研究,結果大約有75%的病人在有效藥物的控制下可以治愈或長期不發作,1/3以上能有2年以上緩解,原發性癲癇每年發作在2次以內,腦電圖正?;虿∏橹饾u好轉者,均有較好愈后.愈后較差的情況為:發作起于1歲以前,嬰兒痙攣癥,精神運動型發作或混合發作,腦電圖異常或進行性惡化,發作頻繁,有癲癇持續狀態發作,病程長,停藥后復發.分析上面各種情況只要去除有關病因,恰當而充分治療,長期堅持,部分也能糾正,也有治好的希望.總之,癲癇患者應持樂觀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一定要堅持長期治療,緩解年限長些再停藥(至少2年以上),只要能控制不發作,一邊治療,—邊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對社會能作出和正常人一樣的貢獻。
2024-12-04 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