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秀榮 副主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經常不吃中午飯會給身體帶來多方面的危害,如影響腸胃功能、導致營養失衡、降低代謝水平、影響大腦功能、增加患病風險等。 1.影響腸胃功能:胃長時間處于排空狀態,胃酸會損傷胃黏膜,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2.導致營養失衡:無法攝取中午所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影響身體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 3.降低代謝水平:身體為了節省能量,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導致脂肪堆積,增加肥胖的可能性。 4.影響大腦功能:大腦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應,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情況。 5.增加患病風險:長期不吃午飯,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等。 總之,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按時吃午飯,保證營養均衡。
2024-12-04 16: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