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導致癱瘓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腦血管疾病、脊髓損傷、周圍神經病變、腦部腫瘤、重癥肌無力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會影響腦部供血,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引起肢體癱瘓。常見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 2.脊髓損傷:外傷、炎癥等可導致脊髓受損,進而引發癱瘓。治療常包括手術修復、康復訓練等。 3.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和癱瘓。可用甲鈷胺、維生素 B1、依帕司他等藥物。 4.腦部腫瘤:腫瘤壓迫腦組織和神經,可能造成癱瘓。治療方式有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 5.重癥肌無力: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肌肉無力甚至癱瘓。常用藥物有溴吡斯的明、潑尼松等。 總之,癱瘓的原因多樣,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加強康復訓練,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0 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