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神經損傷不一定會一直麻木,其恢復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損傷程度、治療及時性、個體差異、后續康復訓練以及是否存在并發癥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1. 損傷程度:輕度損傷,神經功能可能逐漸恢復,麻木感減輕或消失;嚴重損傷,恢復難度較大,麻木可能持續存在。 2. 治療及時性:損傷后盡早治療,如藥物治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物理治療等,有助于促進神經修復,減輕麻木。 3. 個體差異:不同人的身體修復能力不同,年齡、基礎健康狀況等都會影響恢復。 4. 后續康復訓練: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如按摩、針灸、運動康復等,能刺激神經功能恢復,改善麻木。 5. 并發癥:若出現感染、肌肉萎縮等并發癥,會影響神經恢復,增加麻木持續的可能。 總之,神經損傷后的麻木癥狀是否持續不能一概而論。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爭取良好的恢復效果。
2024-12-04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