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降顱壓的口服藥包括甘露醇、呋塞米、氫氯噻嗪、乙酰唑胺、甘油果糖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 甘露醇:能提高血漿滲透壓,使組織脫水,從而降低顱內壓。但口服甘露醇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 2. 呋塞米:通過利尿作用減少血容量,進而降低顱內壓。使用時需注意電解質紊亂。 3. 氫氯噻嗪:屬于中效利尿劑,可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血糖、血脂代謝。 4. 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減少腦脊液生成,降低顱內壓。可能導致四肢麻木、嗜睡等不良反應。 5. 甘油果糖:通過高滲脫水作用降低顱內壓,作用較持久,不良反應相對較少。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降顱壓藥物應嚴格遵循醫囑,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4-12-04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