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尿毒癥患者發抖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電解質紊亂、低血壓、感染、神經系統病變、藥物副作用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電解質紊亂:尿毒癥患者腎臟功能衰竭,無法有效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如血鈣降低、血鉀異常等,可能導致肌肉興奮性改變,引起發抖。 2.低血壓:透析過程中或疾病本身導致的低血壓,會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引發肌肉顫抖。 3.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炎癥反應可能導致身體發抖。 4.神經系統病變:尿毒癥毒素的蓄積可損害神經系統,影響神經傳導,造成肌肉不自主顫抖。 5.藥物副作用:某些治療尿毒癥的藥物,如降壓藥、抗生素等,可能產生副作用,引起發抖。 總之,尿毒癥患者出現發抖癥狀,需要及時就醫,通過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03 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