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膜性腎病的發病可能與多種感染因素相關,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真菌感染、支原體感染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1.細菌感染:如鏈球菌感染,可引發機體免疫反應,損傷腎臟。常見的鏈球菌感染疾病有扁桃體炎、肺炎等。 2.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感染可能導致膜性腎病。尤其是乙肝病毒,可通過免疫復合物沉積損傷腎小球基底膜。 3.寄生蟲感染:如瘧原蟲、血吸蟲等寄生蟲感染,其代謝產物或蟲體本身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4.真菌感染:某些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可能累及腎臟,增加膜性腎病的發病風險。 5.支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后產生的抗體可能與腎臟組織發生交叉反應,從而引發膜性腎病。 總之,感染因素在膜性腎病的發病中起著一定作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預防各類感染,增強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現感染癥狀,需及時就醫治療,以降低膜性腎病的發生風險。
2024-12-03 15: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