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慢性腎病的高風險因素較多,包括基礎疾病、不良生活習慣、年齡增長、遺傳因素、藥物使用等。防護措施主要有定期體檢、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礎病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1.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若長期控制不佳,易損傷腎臟血管,增加慢性腎病風險。 2.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過度勞累,作息不規律,經常憋尿等,會影響腎臟正常功能。 3.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腎臟功能逐漸衰退,患病風險上升。 4.遺傳因素:部分腎病具有遺傳性,如多囊腎。 5.藥物使用:長期使用某些腎毒性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某些抗生素等,可能損害腎臟。 6.環境因素:長期暴露在有害化學物質、重金屬環境中,也會對腎臟造成損害。 總之,了解慢性腎病的高風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有助于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一旦出現尿液異常、水腫、乏力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腎內科就診,明確診斷,盡早治療。
2024-12-03 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