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性高血壓是由腎臟疾病導致的血壓升高,治療時需選擇對腎功能影響小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能改善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和高濾過,減少尿蛋白,延緩腎損害進展。但用藥期間需注意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像纈沙坦,可降低血壓,減輕腎臟的纖維化,保護腎功能。不過雙側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 3.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是常用的一種,能有效降低血壓,且對腎功能無不良影響。 4.利尿劑:氫氯噻嗪可通過利尿減少血容量來降壓,但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 5.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能降低心率和血壓,適用于心率較快的腎性高血壓患者。 腎性高血壓患者的用藥需綜合考慮病情、腎功能等因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切勿自行用藥。
2024-12-03 13:5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RVH)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之一,是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引起的高血壓。RVH的實用定又是:高血壓由腎動脈病變引起,病灶清除或腎切除后可恢復。發病率:高血壓人群中,RVH占3%~15%。由于年齡分布不同,所選的人群有別,文獻報導的發病率范圍變化較大,為1%~20%,高峰期為10歲以下的兒童及40歲以上成年人,雖然確切發病率并不清楚,但估計約占高血壓人群的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