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虧和慢性腎病不是相同概念。腎虧是中醫術語,多因勞累、情志失調、久病等引起。慢性腎病則是西醫概念,病因復雜,包括遺傳、感染、免疫等。兩者在癥狀、診斷、治療等方面存在差異。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1.概念差異:腎虧是中醫對身體狀態的一種概括,強調功能性失調。慢性腎病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慢性損害。 2.癥狀不同:腎虧常見癥狀有腰膝酸軟、乏力、頭暈等。慢性腎病可出現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 3.診斷方法:腎虧主要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來判斷。慢性腎病依靠尿常規、腎功能檢查、腎臟超聲等。 4.治療思路:腎虧注重調理身體,如中藥調理、飲食起居調整。慢性腎病根據病情,可能采用藥物治療(如沙坦類、普利類降壓藥、糖皮質激素等)、透析或腎移植。 5.預后情況:腎虧經調理可改善。慢性腎病的預后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 總之,腎虧和慢性腎病是不同的,不能混為一談。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2-03 1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