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病綜合癥引起急性腎損傷,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腎間質水腫、藥物因素、腎內血管收縮以及急性腎靜脈血栓形成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1.有效血容量不足:大量蛋白尿導致蛋白丟失,血漿蛋白減少,引起膠體滲透壓下降,血管內液體進入組織間隙,造成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腎臟灌注減少,進而損傷腎功能。 2.腎間質水腫:腎病綜合癥時,蛋白管型阻塞腎小管,加上低蛋白血癥引起間質水腫,壓迫腎小管,導致腎損傷。 3.藥物因素:治療腎病綜合癥時使用的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某些抗生素(如慶大霉素、萬古霉素)等,可能具有腎毒性,導致急性腎損傷。 4.腎內血管收縮:腎病綜合癥患者體內的某些炎癥介質和血管活性物質失衡,引起腎內血管收縮,腎臟供血減少,引發腎損傷。 5.急性腎靜脈血栓形成:血液濃縮、高脂血癥等易導致腎靜脈血栓形成,阻塞腎靜脈,影響腎臟血液循環,造成急性腎損傷。 總之,腎病綜合癥患者需要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定期進行相關檢查,一旦出現急性腎損傷的跡象,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以保護腎臟功能。
2024-12-03 1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