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憋尿有可能會引發尿毒癥,但并非必然。長期憋尿可能導致泌尿系統感染、膀胱功能受損、腎積水、腎功能下降等,進而增加患尿毒癥的風險。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1. 泌尿系統感染:憋尿使細菌在尿路中滋生,引發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癥若上行可導致腎盂腎炎,嚴重時影響腎功能。常見藥物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 2. 膀胱功能受損:長期憋尿會使膀胱肌肉失去彈性,收縮能力下降,導致排尿困難、尿潴留等。 3. 腎積水:憋尿使尿液反流至腎臟,造成腎積水,壓迫腎組織,影響腎功能。 4. 腎功能下降:反復的腎損傷,會逐漸導致腎功能減退,若持續惡化,可能發展為尿毒癥。 5. 其他影響:憋尿還可能引起泌尿系統結石,增加腎臟負擔。 總之,偶爾憋尿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長期憋尿對泌尿系統和腎臟危害較大。應養成及時排尿的好習慣,若出現排尿異常,及時就醫。
2024-12-03 1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