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橫結腸和升結腸息肉的處理方法取決于息肉的大小、數量、形態、病理類型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定期復查、內鏡下切除、手術治療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 息肉大小:直徑較小(通常小于 5 毫米)且形態規則的息肉,一般先定期復查結腸鏡,觀察其變化。 2. 息肉數量:單發息肉,若風險較低,可選擇內鏡下切除;多發息肉則需綜合評估,決定治療方案。 3. 息肉形態:表面光滑、帶蒂的息肉,內鏡下切除相對容易;而表面粗糙、扁平、廣基的息肉惡變風險可能較高,需謹慎處理。 4. 病理類型:炎性或增生性息肉惡變風險低,可定期復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惡變風險較高,多建議切除。 5. 患者健康狀況:若患者身體狀況良好,能耐受內鏡或手術治療,會積極處理息肉;若患者有嚴重基礎疾病,治療方案會更保守。 總之,發現橫結腸和升結腸息肉后,應及時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并注意后續的隨訪復查。
2024-12-03 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