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慢性腹瀉導致脫肛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肛門肌肉松弛、腸道炎癥、營養不良、長期腹壓增加、不良排便習慣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1.肛門肌肉松弛:肛門周圍肌肉力量不足,無法有效支撐直腸,容易在慢性腹瀉時出現脫肛。可通過提肛運動等鍛煉方式增強肌肉力量。 2.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性腸病,長期炎癥刺激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慢性腹瀉和脫肛。需針對炎癥進行治療,常用藥物有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 3.營養不良:身體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影響組織的修復和功能,增加脫肛風險。應注意飲食均衡,補充營養。 4.長期腹壓增加:長期咳嗽、便秘、肥胖等導致腹壓持續升高,在慢性腹瀉時易引發脫肛。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止咳、改善便秘、控制體重。 5.不良排便習慣:長時間蹲廁、用力排便等不良習慣,易造成直腸脫垂。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縮短排便時間。 總之,慢性腹瀉脫肛需要綜合治療,包括改善生活習慣、治療原發疾病、加強肛門肌肉鍛煉等。同時,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02 1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