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肝硬化在中醫范疇中,通常被稱為“積聚”“鼓脹”等,其病因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感染邪毒、勞欲久病、黃疸日久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1. 情志失調:長期的情緒抑郁或惱怒,導致肝氣郁結,進而影響氣血運行,形成積聚。 2. 飲食不節:過度飲酒、食用肥甘厚味或不潔食物,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濁內生,聚而成積。 3. 感染邪毒:如感受濕熱疫毒,傷及肝臟,肝失疏泄,氣血瘀滯,日久成積。 4. 勞欲久?。哼^度勞累、縱欲過度或久病體虛,損傷正氣,氣血不足,臟腑功能失調,易致積聚。 5. 黃疸日久:黃疸病久不愈,濕邪留戀,阻滯氣血,肝脾受損,也可能發展為積聚。 總之,中醫對于肝硬化的認識是綜合性的,通過辨證論治,采用中藥調理、針灸等方法,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理臟腑功能的目的。但中醫治療需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2024-11-19 1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