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鏡后大便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腸道黏膜損傷、原有疾病未控制、檢查后感染、凝血功能異常、腸道息肉切除后的創面出血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1. 腸道黏膜損傷:腸鏡檢查過程中,器械可能會摩擦或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輕微破損出血。這種情況一般出血量較少,可自行停止。 2. 原有疾病未控制:如果本身患有腸道炎癥、潰瘍等疾病,腸鏡檢查可能會加重病情,引起出血。 3. 檢查后感染:腸道在檢查后發生感染,炎癥刺激可導致腸道黏膜充血、水腫,進而出血。 4. 凝血功能異常: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等,腸鏡檢查后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 5. 腸道息肉切除后的創面出血:若在腸鏡檢查時進行了息肉切除,術后創面可能會有少量滲血。 總之,腸鏡后大便出血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和治療。
2024-11-19 1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