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光 副主任醫師
鄭州甲乳醫院
甲亢診療中心
-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確實可能導致腳腫。甲減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主要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甲狀腺激素在人體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不足會影響多個系統和器官的正常功能。1.代謝率下降:甲減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體液循環變慢,從而引發水腫,包括腳部水腫。由于代謝減緩,蛋白質合成減少,血漿蛋白含量降低,使得血管內外的液體平衡受到破壞,導致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引發水腫。2.心臟功能受損:甲減可導致心臟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減少,進而引起身體各部位,包括腳部在內的水腫。甲狀腺激素對心臟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其缺乏會導致心肌功能減低,影響血液回流。3.腎功能變化:甲減患者可能出現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使得水、鈉等物質在體內滯留,加劇水腫。甲狀腺激素在調節腎臟功能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其不足會使腎臟清除體液的效率下降。4.黏多糖積累:甲減時,體內黏多糖(如透明質酸)的代謝異常,導致其在皮下組織中沉積,從而引起非凹陷性水腫。這種情況多見于面部和四肢,但腳部也可能受到影響。及時治療甲減是緩解水腫的關鍵。通常,醫生會根據病情開具適當劑量的甲狀腺激素替代藥物,并定期監測患者的甲狀腺功能和癥狀變化。飲食調整和限制鹽分攝入也有助于減輕水腫癥狀。
2024-11-07 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