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發輝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拉便便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痔瘡、肛裂、腸道炎癥、腸道腫瘤等。如果出血情況嚴重或持續,應及時就醫檢查。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20-03-29 22:36
1.痔瘡:是常見原因,多因直腸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曲張。可表現為便后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色鮮紅。治療可用痔瘡膏、栓劑等,嚴重時需手術。
2.肛裂:肛管皮膚破裂形成潰瘍,排便時疼痛伴出血。需保持肛門清潔,局部可涂抹藥膏。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炎癥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出血。常用藥物有美沙拉嗪等,需遵醫囑治療。
4.直腸息肉:息肉表面黏膜易破損出血。較小息肉可內鏡下切除,大息肉可能需手術。
5.腸道腫瘤:包括直腸癌等,出血常為暗紅色,伴有排便習慣改變等。確診后多需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拉便便出血的原因多樣,需結合具體癥狀、檢查結果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