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興飛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疾病科
-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初期可能表現為淋巴結腫大。這種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通常是全身性的,特別是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區域,一般在感染后的幾周至幾個月內出現。
2020-03-28 18:00
1. 病毒感染機制:HIV攻擊并破壞CD4+ T細胞,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使身體對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從而引發淋巴結反應性增生。
2. 臨床表現:淋巴結腫大通常為對稱性,直徑超過1厘米,質地柔軟,活動性好,且無觸痛。
3. 時間線:高風險行為后2-4周可能出現腫大,但確診需要在感染4-6周后進行HIV抗體檢測。
4. 診斷流程:除了臨床表現,確診依賴于血液檢測,如HIV抗體篩查和確認試驗。
5. 治療原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能有效控制病毒復制,延緩疾病進展。
艾滋病淋巴結腫大是HIV感染的早期信號之一,但并非特異性癥狀,也可見于其他疾病。患者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檢查排除其他可能,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必要的抗病毒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對于預防和管理HIV感染至關重要。
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