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躍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貼完止痛膏后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灼熱或疼痛等癥狀,通常提示可能對膏藥成分過敏。面對這種情況,需考慮停止使用當前膏藥,并采取適當措施緩解過敏反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12-28 21:53
1.停用膏藥:一旦懷疑過敏,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過敏的止痛膏。
2.清潔皮膚:用溫水和溫和的清潔劑輕輕清洗受影響區域,去除殘留膏藥成分。
3.局部冷敷:使用冷水浸濕的干凈布料敷在紅腫部位,有助于減輕炎癥和疼痛。
4.口服抗過敏藥:可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非那根等藥物,緩解過敏癥狀。
5.外用抗炎藥膏:涂抹含有氫化可的松或醋酸倍他米松的藥膏,幫助減輕皮膚炎癥。
6.避免刺激物:在過敏反應期間,避免使用其他可能刺激皮膚的產品,保持皮膚干燥清潔。
貼完止痛膏后若出現疑似過敏反應,建議及時采取上述措施,并盡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診斷和治療。若癥狀嚴重或持續加重,務必尋求皮膚科醫生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