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穎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增生性疤痕,醫學上稱為肥厚性疤痕,通常在皮膚損傷愈合后形成,表現為過度生長的結締組織,常見于燒傷、手術切口、穿刺傷等創傷后。特征上,增生性疤痕高于周圍正常皮膚,質地較硬,顏色初期紅或紫,隨時間可能淡化。形成原因多樣,包括傷口愈合過程中的炎癥反應過度、遺傳傾向、年齡、激素水平變化以及個體差異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9-12-27 18:38
1.炎癥反應:傷口愈合初期,過度的炎癥反應促進纖維母細胞活動,導致過多膠原蛋白沉積,形成增生性疤痕。
2.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增生性疤痕歷史的個體,發生同類疤痕的風險更高。
3.年齡與性別:青少年和女性更易形成增生性疤痕,可能與激素水平波動有關。
4.傷口位置與深度:關節處或深層傷口愈合后更容易形成增生性疤痕。
5.個體差異:某些人的皮膚愈合機制更傾向于產生過量的膠原蛋白,導致疤痕增生。
增生性疤痕的治療需個體化,常見方法包括硅膠貼、壓力治療、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激光治療等。預防措施包括正確傷口護理,避免感染,及時應用壓力繃帶或硅膠制品。專業皮膚科醫生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