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可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脾虛濕盛、心脾兩虛等類型。調理脾虛常用的中成藥有補中益氣丸、理中丸、參苓白術散、歸脾丸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06-28 20:30
1.脾氣虛:表現為氣短乏力、食欲減退等。可選用補中益氣丸,其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還有健脾丸,能健脾開胃。
2.脾陽虛:常見癥狀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理中丸可溫中散寒、健胃。附子理中丸溫陽健脾的效果較好。
3.脾虛濕盛:肢體困重、舌苔厚膩。參苓白術散能健脾祛濕。
4.心脾兩虛:有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等。歸脾丸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的功效。
5.飲食調理:除了用藥,日常飲食也很重要。多吃山藥粥、小米粥等健脾胃的食物,飲食清淡易消化。
總之,脾虛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具體癥狀選擇合適的中成藥。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如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你好,脾虛便秘是因為脾在運化水谷(飲食物)當中具有推動及增強運化水谷的作用,對便秘的形成具有了調節作用。便秘即大腸的蠕動功能下降,脾虛造成的,所以脾虛的時候可以通過健脾,增加胃的動力促進排便來緩解癥狀。建議選用具有健脾補氣功效的中成藥,比如補中益氣丸、健脾丸、歸脾丸等,都具有不錯的療效。祝您健康。
2019-06-21 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