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方成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腦垂體瘤是發生于垂體的腫瘤,多為良性。其成因、癥狀、診斷、治療及預后等需了解。 1.成因:可能與遺傳、下丘腦調控失常、基因突變等有關。 2.癥狀:包括頭痛、視力障礙、內分泌紊亂等。 3.診斷:通過激素測定、影像學檢查等來確診。 4.治療:以手術為主,如開顱手術和經蝶竇手術,也可藥物治療,如溴隱亭、奧曲肽等。 5.預后:多數患者經規范治療預后良好,但部分可能復發。 總之,腦垂體瘤需早發現早治療,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診治。
2024-09-26 21: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不同種類垂體腺瘤的內分泌表現(
1)生長激素細胞腺瘤:早期瘤僅數毫米大小,主要表現為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未成年病人可發生生長過速,甚至發育成巨人。成人以后為肢端肥大的表現。
(2)催乳素細胞腺瘤:主要表現為閉經、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脫落、皮膚蒼白細膩、皮下脂肪增多,還有乏力、易倦、嗜睡、頭痛、性功能減退等。男性則表現為性欲減退、陽萎、乳腺增生、胡須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縮、精子數目減少、不育等,男性女性變者不多。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臨床表現為身體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腹部大腿部皮膚有紫紋、毳毛增多等。重者閉經、性欲減退、全身乏力,甚至臥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
(4)甲狀腺刺激素細胞瘤:少見,由于垂體甲狀腺刺激素分泌過盛,引起甲亢癥狀,在垂體瘤摘除后甲亢癥狀即消失。
(6)黑色素刺激素細胞腺瘤:非常少見,只有個別報告病人皮膚黑色沉著,不伴皮質醇增多。
(7)內分泌功能不活躍腺瘤:早期病人無特殊感覺腫瘤長大,可壓迫垂體致垂體功能不足的臨床表現。
(8)惡性垂體瘤:病史短,病情進展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瘤? 垂體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組來自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及胚胎期顱咽管囊殘余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癥狀的垂體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無癥狀性垂體腫瘤在尸解時被發現者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時期內被發現,有輕重不等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為無癥狀性。日益增大的瘤體壓迫可引起頭痛、視野缺損、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減退等綜合征,在出現這些癥狀以前就有性功能減退癥狀而就醫。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現,而睪丸萎縮則出現較早。國內報道老年人垂體瘤發病率存2%~12%之間,以60歲左右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