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亦深 主治醫師
威海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建議去醫院查一下頸椎看看頸椎病的治療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只有對癥治,也可以試試牽引,理療,紅外線,推拿按摩治療。
2013-04-19 16: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一)牽引1.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采用。2.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二)推拿1.作用與適應證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于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2.方法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后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三)理療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四)運動療法1.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松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頸椎病食療除遵循一般飲食原則,如搭配合理、營養均衡、飲食有節、饑飽有度、清潔衛生外,還要辨證進食。如風寒濕痹阻者可食葛根、狗肝萊、干姜、櫻桃;氣滯血癌者可食用蛇肉、黃膳,適量飲酒;痰濕阻絡者可食柄子、梨、扁豆、赤豆、茁米;肝腎不足者可食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魚蝦、韭菜;氣血虧虛者可食紅棗、黑棗、葡萄、桂圓肉、桑椹、阿膠等。下面是常用頸椎病食療方。1、葛根五加粥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制法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余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功用祛風除濕止痛。適應征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2.清燉烏蛇原料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制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長5厘米段塊,人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功用祛風通絡。適應征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3、山丹桃仁粥原料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功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應征氣滯血瘀型頸椎病。4、穹歸蠶蛹粥原料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功用養血活血。適應汪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5、薏米赤豆湯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制法原料洗凈,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功用化痰除濕。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6、木瓜陳皮粥原料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功用化痰除濕通絡。適應征痰濕阻絡型頸椎病。7、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制法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并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功用平肝養腦。適應征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不仁。8、壯骨湯原料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藥30克。制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功用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汪肝腎不足型頸椎病。9.五子羊肉湯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姜各10克,肉桂5克。制法原料洗凈,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姜、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后,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半小時,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人蜂蜜適量即成。功用補肝腎、益氣血。適應征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10、參棗粥原料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制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后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功用補益氣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11、參芪龍眼粥原料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制法原料洗凈,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拘把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功用補氣養血,適應征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2013-04-25 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