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航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被艾滋病針扎后存在感染風險,但風險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針具攜帶病毒量、扎入深度、個人免疫力、處理及時性、病毒活性等。檢測的準確性也與檢測時間和方法有關。
2012-09-02 12:30
1. 針具攜帶病毒量:若針具上病毒量多,感染風險相對較高;反之則低。
2. 扎入深度:越深越易接觸血液和組織,感染可能性增大。
3. 個人免疫力:免疫力強的人可能抵抗病毒,降低感染風險。
4. 處理及時性:被扎后及時處理傷口,如沖洗、消毒,能減少感染幾率。
5. 病毒活性:病毒活性低時,感染風險相對較小。
6. 檢測時間:在窗口期內檢測可能不準確,一般建議高危行為后 4-6 周檢測。
7. 檢測方法:不同檢測方法準確性有差異,如核酸檢測準確性較高。
總之,被艾滋病針扎后應盡快處理并尋求專業幫助,按規定時間和方法進行檢測,以確定是否感染。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醫學研究得出結果,艾滋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艾滋病的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一般初期的開始癥狀像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體重減少、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念球菌感染等,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艾滋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體液的交流而傳播。眼淚、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數量很少,一般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唾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2012-09-05 0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