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門診部
其他
內科
-
正常吃飯體重增加,不吃飯體重下降,可能與飲食結構、基礎代謝、運動量、激素水平、疾病因素等有關。 1.飲食結構:如果攝入過多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導致熱量堆積,體重上升。反之,不吃飯時熱量攝入不足,體重下降。 2.基礎代謝:基礎代謝率低,身體消耗能量少,正常飲食易增重。而不吃飯時,身體會消耗自身儲存的能量,導致體重減輕。 3.運動量:缺乏運動,能量消耗少,正常飲食易胖。不吃飯時,無新的能量補充,體重會下降。 4.激素水平:例如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新陳代謝變慢,易發胖。而不吃飯可能影響激素平衡,導致體重波動。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庫欣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可能導致體重異常增加。若患有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吃飯時體重下降可能更明顯。 要保持健康的體重,需要合理飲食,增加運動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體重異常變化持續且明顯,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明確原因。
2024-11-29 0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