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內科
-
中年男性容易發胖,主要與生理變化、機體消耗改變、飲食不節制、缺乏運動及精神因素等相關。肥胖可能增加多種疾病風險,如有必要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2-04-19 10:21
1.生理變化:隨著年齡增長,激素水平改變,新陳代謝減緩。
2.機體消耗: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下降,能量消耗減少。
3.飲食因素:應酬多,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
4.運動缺乏:工作繁忙,運動量不足,能量堆積。
5.精神因素:壓力大,易通過飲食緩解,導致體重增加。
中年男性要預防發胖,需合理飲食,增加運動量,保持良好心態。如發胖明顯且影響健康,應尋求專業幫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峰 主任技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電生理科
-
你好,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新陳代謝變慢了,而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大都局面已定,沒有那么多操心,自然心寬體胖,而且由于地心引力關系,自然皮膚、肌肉各方面會變得松馳。。
2012-04-19 10: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鳳英 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
三級
超聲科
-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各個器官的機能開始下降,如心臟的機能、呼吸系統的機能,相的代謝也自然下降,熱量消耗也隨之減少,由此積攢下來的脂肪會非常準確地住進腹、臀和大腿等處。 人到中年,由于心理和現實的原因,腦力、體力勞動減少,熱量消耗也隨之減少、運動也會減少。
2012-04-19 10: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井長信 主任醫師
榆林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為什么人到中年會發胖 大多數人到中年以后發現自己或多或少地開始“發?!?。的確,年齡與肥胖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國內調查統計表明,人到中年后,發胖率顯然高于其它年齡段。從下頁圖中不難看出,肥胖者中30-39歲開始發胖的最多,40-49歲其次。 那么年齡與發胖為什么有這樣一個比例關系呢?
2012-04-19 10:48
(1) 生理的變化。人到30歲以后,全身各部位機能開始逐漸減退,譬如心臟的做功能力每年下降1%,胸部會逐步變硬,空氣吸入量相應減少,神經的傳遞速度也會減慢等等。 同樣,機體的各種代謝水平也逐年下降。人過中年后,體力、腦力消耗減少,相應飲食攝入減少并不多,而代謝水平卻在減退,攝入的熱量不能及時充分地利用,而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起來。 另外,人到中年后脂肪在體內的分布也會發生變化,由全身均勻分布向腹、臀、大腿集中轉移,故易顯現出肥胖體型。
(2) 機體消耗的變化。人入中年后,無論是體力活動的消耗還是腦力活動的消耗都大大減少。體力活動如體育鍛煉的減少,交游活動的減少,多余的熱量勢必轉化為脂肪。
(3) 精神的變化。
熱量的利用是靠內分泌系統調節。內分泌系統又受制于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又與精神因素有關。俗話說“心寬體胖”就是這個道理。人到中年以后,一自工作與家庭的壓力都相應地大大減少,工作上多已熟練地掌握了崗位技能,晉升晉級也不成問題,即便沒有取得突出業績,大多數人也隨遇而安,滿足了穩定的職業、熟悉的工作;在家庭上渡過了婚姻、生育的繁重艱難的時期。心理上大大放松,安逸的生活也是使人肥胖的原因之一。 人到中年后雖然有上述利于發胖的因素,但并不是說所有的人到中年后都會發胖。只要注意調節飲食與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依然可保持矯健的體態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麗 主任醫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食物熱量入超,使人長胖;身體代謝率變慢,使人長胖;人越老,代謝率越慢,會越胖。故減肥是一輩子的事,必須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不能間斷,這是減肥難的最根本原
2012-04-19 10:5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一是吃得不科學;二是運動量減少。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要想中年不“發?!保偷脧倪@兩點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律。在吃的方面,鑒于人到中年肌肉消耗熱量的功能呈減弱趨勢,中年人應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在食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蔬菜、水果、全營養谷物、豆類以及含有多種有益成分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即“少葷多素”,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食譜。 在運動方面,中年人要堅持有規律地鍛煉,盡可能延緩肌肉萎縮的過程??梢灾贫ㄒ粋€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適當做點負重運動,如舉重或綁沙袋有節律地行走或慢跑。實在太忙時,不妨上班時少坐一站車,減少“坐車肚”,盡可能爬樓梯而不要乘電梯。
2012-04-20 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