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高血脂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定期復查、必要時手術治療等。 1.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增加運動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 2.藥物治療:可使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低膽固醇;貝特類藥物,如非諾貝特,降低甘油三酯;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 3.物理治療:如頸部的熱敷、按摩、針灸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定期復查:監測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以及頸部血管超聲,了解病情變化。 5.手術治療:如果血管狹窄嚴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進行血管介入手術或血管搭橋手術。 總之,對于高血脂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需要綜合采取多種治療措施,并嚴格遵循醫囑,以改善癥狀,預防病情進展。
2024-12-08 23:2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動脈尖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兩組,即中腦和丘腦受損的腦千頂端梗死和顳葉內側面、枕葉受損的大腦后動脈區梗死。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以突發頭暈為首發癥狀,并出現較快恢復的意識障礙,而無明顯的運動與感覺障礙,伴有瞳孔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垂直注視麻痹,須考慮為TOBS。如伴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可能性更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