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化膿性腦膜炎是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由化膿性細菌引起。治療主要包括抗菌治療、對癥治療、防治并發癥、支持治療及康復治療等。 1.抗菌治療: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萬古霉素等。 2.對癥治療:發熱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燒藥;嘔吐嚴重時,可使用胃復安緩解。 3.防治并發癥:如腦積水,必要時進行腦室引流。 4.支持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營養。 5.康復治療:病情穩定后,進行康復訓練,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化膿性腦膜炎治療需綜合多種方法,且治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以提高治愈率,減少后遺癥。
2024-11-22 06: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種細菌經不同傳播途徑所致的腦脊髓膜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簡稱化腦)。是嚴重的顱內感染,常與化膿性腦炎或腦膿腫同時存在。臨床上表現為起病急驟,發熱、頭痛、嘔吐、驚厥、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征陽性,以及腦脊液膿性改變為特征。本病是嬰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導致本病的病原菌種類與發病年齡有關,新生兒以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嬰幼兒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性腦炎多見;3歲以上患兒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后遺癥發生率。臨床上習慣根據病原體及腦脊液改變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迄今對本病的診治雖已有很大進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經系統后遺癥仍然較多,因此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凡見到嬰幼兒發熱伴有意識狀態改變、易激惹及外周循環不良者,均應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