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脾氣虛是中醫的一種證候,指肺脾兩臟的氣不足,常表現為氣短、乏力、易感冒等。慢性鼻咽炎則是鼻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癥,有鼻咽部不適、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環境、感染、免疫等。 1. 肺脾氣虛:多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子病及母,影響脾氣;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土不生金,累及肺氣所致。常見癥狀有咳嗽無力、氣短而喘、自汗、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等。治療可用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等。 2. 慢性鼻咽炎:常由急性鼻咽炎反復發作、鄰近器官炎癥蔓延、環境刺激、全身慢性疾病等引起。患者會感到鼻咽干燥、異物感、黏稠分泌物不易咳出等。治療藥物有鼻咽清毒顆粒、鼻炎康片、鼻竇炎口服液等。 3. 兩者關系:肺脾氣虛可能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引發慢性鼻咽炎;慢性鼻咽炎長期不愈,也可能損傷肺氣和脾氣。 4. 預防措施: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合理飲食,營養均衡;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避免接觸過敏原和有害氣體。 5. 就診建議: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鼻咽鏡檢查等,以明確診斷,對癥治療。 總之,肺脾氣虛和慢性鼻咽炎都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調理和治療,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4-11-21 2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