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確診主動脈縮窄通常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手段,包括超聲心動圖、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心電圖、X 線檢查等。 1. 超聲心動圖:可直觀顯示主動脈的形態、結構和血流情況,能準確測量縮窄部位和程度。 2. CT 血管造影:能清晰呈現主動脈的全貌,包括縮窄的位置、范圍及周圍血管的情況。 3. 磁共振血管造影:對軟組織的分辨力較高,有助于評估主動脈縮窄及周圍組織的情況。 4. 心電圖:可了解心臟的電活動,判斷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異常。 5. X 線檢查:能觀察心臟和大血管的輪廓,對判斷心臟大小和形態有一定幫助。 綜合運用這些檢查方法,能夠為主動脈縮窄的診斷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1-22 00:01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是指在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區域附近的先天性狹窄。主動脈縮窄段病變的部位絕大多數(95%以上)在主動脈弓遠段與胸降主動脈連接處,亦即主動脈峽部,鄰近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區。主動脈縮窄在各類先天性心臟病中約占5%~8%。根據狹窄和動脈導管或動脈韌帶的關系分為二型:①導管前型;②導管后型。導管前型又稱嬰兒型,動脈導管多開放,常合并心內畸形;導管后型又稱成人型,動脈導管常閉合,很少合并心內畸形。本病在1760年由Morgagni首先描述,其發病率在西方國家較高,占先心病發病率的7%~8%,男多于女(2:1~5: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