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腎性高血壓是由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主要原因包括腎實質性病變、腎血管性疾病、腎內分泌異常等。常見癥狀有頭痛、頭暈、心悸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腎實質性病變:如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引起水鈉潴留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從而升高血壓。 2.腎血管性疾病:腎動脈狹窄使腎臟血流減少,激活腎素分泌,導致血壓升高。 3.腎內分泌異常:例如腎上腺皮質腫瘤分泌過多醛固酮,引起水鈉潴留和高血壓。 4.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增加腎性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5.生活方式:長期高鹽飲食、酗酒、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大等也可能促使腎性高血壓的發生。 總之,腎性高血壓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患者一旦確診,應積極配合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監測血壓,遵醫囑用藥,以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024-11-14 12:0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RVH)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之一,是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引起的高血壓。RVH的實用定又是:高血壓由腎動脈病變引起,病灶清除或腎切除后可恢復。發病率:高血壓人群中,RVH占3%~15%。由于年齡分布不同,所選的人群有別,文獻報導的發病率范圍變化較大,為1%~20%,高峰期為10歲以下的兒童及40歲以上成年人,雖然確切發病率并不清楚,但估計約占高血壓人群的5%。 查看全文»